鱷魚的眼淚

曲:莊景雲 詞:樓南蔚

你慢慢靠近 無聲無息
風平浪靜 潛藏著陷阱
我步步為營 在你的領域裡
擔心突來的 致命一擊

愛既然已粉碎 又何必再拖累
連最後一滴淚 在風中搖搖欲墜
我忍住了傷悲 配合你安排的騙局
看著你留下 鱷魚的眼淚

你說不得已 身不由己
所有決定 聽命於天意
是我不小心 闖入你的禁地
和自己玩著 危險遊戲

愛既然已粉碎 又何必再拖累
連最後一滴淚 在風中搖搖欲墜
我忍住了傷悲 配合你安排的騙局
看著你留下 鱷魚的眼淚

是真心的懺悔 是假面的慈悲
我看清了真偽 已不能全身而退
你迂回的包圍 還不如解決的乾脆
何必再浪費 鱷魚的眼淚

我失去呼吸 斷了思緒
你的嘴角有 一抹笑意
----------------

關於林志炫 !
是我覺得聲音很乾淨悠揚並高亢的歌手!
「鱷魚的眼淚」,也是我很喜愛的歌曲!
有點淡淡的悲..........

這首歌也是(音樂鐵人)劉明峰創作的『童話故事』!

所謂「鱷魚的眼淚」,
是從英文的Crocodile Tears 這個字彙直接翻譯過來的,
意思就類似中文的「貓哭老鼠假慈悲」。
在美國,Crocodile Tears 是常見的俚語!

早在古希臘時期和羅馬時期,就開始出現有關鱷魚眼淚的神話。
傳說中,鱷魚會發出一種奇怪的呻吟和嘆息聲,
讓路過的人因為好奇而靠近,鱷魚就利用這種方法來捕殺獵物。
深究起來,「鱷魚的眼淚」這個詞彙,最早是出現在西元三百年,
作家司巴特阿諾斯(Spartianus)
所寫的「皇帝的生活」(Lives of the Emperors)這本書當中。
中古世紀時,
不少法國和英國的文學家也曾經在書中提及「鱷魚的眼淚」這個詞彙,
例如英國的約翰霍金斯(Sir. John Hawkins)就曾經寫到
「在這條河流裡,我們看到許多鱷魚,牠們的天性就像狂熱的信徒一樣,
發出哭泣、嗚咽的聲音,吸引獵物向牠們靠近,然後再一口吃掉這些獵物。」

十三世紀時,法國的一位修士安格利卡(Anglicus)
在自然科學的百科全書當中寫到,當鱷魚發現有人在水邊或懸崖時,
會有所謂的三部曲︱先將人咬死,然後對著死去的獵物哭泣一番,
最後再將人吞下去。而十四世紀時,另一名英國爵士孟德斐,
則把鱷魚殺人時流眼淚的神秘傳說寫進他的遊記裡,
讓「鱷魚的眼淚」成為一般市井小民都知道的通俗說法。

這首歌是利用『 鱷魚的眼淚 』這個傳說來比喻愛情;
很多時候! 在愛情中總有一方是扮演著鱷魚的角色,
等著另外一方踏入自己的陷阱之中,

如同莎士比亞所說︰「奸詐小人的眼淚,往往容易博得人們的同情。」
因為,人總是憐憫弱點,同情弱者,
所以才會經常讓故裝可憐的小人有可乘之機,
把我們害得最慘的人,不見得是表面上奸詐的人,
反而是那些專門裝可憐的「偽君子」。

然而,儘管大家言之鑿鑿,但是,鱷魚真的會發出哭泣的聲音,
或是真的有眼淚嗎?其實,從動物學的角度來看,
鱷魚並不像人類一樣有聲帶,因此,不可能發出哭聲。
另外,鱷魚也沒有淚腺,但有第三個眼瞼,也就是一層薄膜,
而這個薄膜會產生蛋白質樣的液體,因此,所謂「鱷魚的眼淚」,
恐怕指的就是這層薄膜所分泌出的液體吧!
這跟眼淚之間的差距是很大的。

馬可‧奧勒留曾經寫道:「『我決定對你完全坦率』這句話,
聽起來多麼虛偽和不真誠,但是,相信這句話的人,卻還不在少數。」
其實,原因出在我們總是難以抗拒別人的恭順和謙範,
因此,才會經常做出幫準備將我們出賣掉的小人「擦眼淚」的蠢事。
《文部份轉載並引用自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st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